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放鬆身心 蘭陽暖冬之旅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劉俊輝 圖/本刊編輯部

  宜蘭舊稱噶瑪蘭,平地以蘭陽平原為主,是東部最早開發的地方。早在漢人移居之前,便有平埔原住民噶瑪蘭人活躍於此;清朝時,林元旻由烏石港北邊河流入墾淇武蘭(今礁溪鄉)。如今雪山隧道通車,大大增加由臺北往返宜蘭的便利性,宜蘭甚至被稱為臺北的後花園,悠閒的農村田園風光,大大舒緩了都市人忙碌鬱結的心靈。趁著周末或休假,不妨規劃兩天一夜行程,來趟「宜」然自得的暖冬之旅。
 
礁溪泡湯 初冬暖身沁人心
 「穿過縣界上長長的隧道,便是宜蘭。日光下,還沒插秧的水田,倒映著雪山蒼翠勁拔的樣子。」改寫自川端康成得獎作品《雪國》開頭的名句,似乎能當成來到宜蘭的開端,因為沿著國道六號穿過雪隧,第一個抵達的便是礁溪。
 以溫泉鄉聞名的礁溪,近年被評為臺灣十大觀光小城之一。早在日據時代的員山公園,宜蘭廳興建磚石構造的公共浴場,便成為一般民眾放鬆身心的好去處,後來又在礁溪驛西邊不遠處,再興建一處公眾浴場,免費提供農民和工人使用。時至今日,原址變身為礁溪溫泉公園,也是免費泡腳湯的場域,吸引不少遊客駐「足」。業者腦筋動得快,飼養會吃腳皮的溫泉魚,提供遊客熱門且新奇的體驗。
 礁溪的溫泉旅館幾乎都聚集在礁溪車站附近,若是搭火車前往,一下車便可感受到濃濃的溫泉氛圍和氣味。另一個市區附近的「湯圍溝溫泉公園」,舊名「燒水窟」或「湯仔城」,早在清代便發現溫泉,民國五十和六十年代結合溫泉與「那卡西」文化,吸引不少觀光客湧入,又因溫泉旅館盛行,甚至有「小北投」之稱。公共浴池在民國一○二年重新整建,改為二十四小時免費開放,成為旅人走累了泡泡腳、休息一下的好地點。
 礁溪近郊的「渭水之丘」,位於獲得建築大獎的櫻花陵園內,是日據時代社會運動人士蔣渭水長眠之處。其地理位置能俯瞰蘭陽平原,遠望宜蘭河、冬山河、蘭陽溪三川匯海,天氣好的時候也能看到近海的龜山島。「渭水之丘」是一處有機的橢圓平臺,除了簡樸典雅的形象,也象徵凝聚人心,呼應蔣渭水「同胞須團結,團結真有力」的名言。
 
宜蘭縣城 歷史文化皆豐美
 沿著礁溪南下,另一個觀光重鎮便是宜蘭市。來到宜蘭縣,如果稍微注意便會發現當地地名和其他縣市不太一樣,像是頭城、二結、壯圍、五結等,到底有什麼意義?原來,清嘉慶年間,漢人吳沙的墾伐團隊,依照開墾順序建立的第一個主要地點,即北邊的頭城;再以十人為基礎劃分拓墾單位,稱為「結」;數十結則為一「圍」。今天宜蘭市的舊制名稱「五圍」,即與過去的墾荒有關。
 從宜蘭車站走出,第一眼看到的必是幾米公園塑造的地景。比方說《向左走向右走》中,男女主角錯身而過的場景,拖著行李箱帶著大包包,是不是跟車站非常應景?抑或是車站對面廣場在半空中奔馳的火車,每個場景都給人意外驚喜和特殊感想,讓每張照片幾乎都能成為打卡美圖。
 宜蘭市自吳沙入墾後,因為地處蘭陽平原的中心,成為宜蘭縣政治文化的匯聚所在,從清朝開始便保留許多重要的建築和古蹟,相較於其他鄉鎮,更能感覺宜蘭市在文化保存和歷史輪廓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 像是位於市區的宜蘭設治紀念館,過去曾作為日據時期宜蘭廳長的官舍使用,庭園占地八百坪,建築面積七十四坪,融合日本木造房舍與西洋古典建築風格,在枯山水和枯石流的日式庭園景觀中,邂逅了花木扶疏的恬靜幽雅,目前主要展出宜蘭縣設治歷程、文獻和老照片等文物。宜蘭設治紀念館旁的宜蘭文學館,則是從「舊農校校長宿舍」修復活化而來,純粹的日式建築風格中,榻榻米、木板窗櫺和林木,營造出優雅舒緩的氛圍,也是適合共遊的古蹟景點。
 
來去羅東 捕捉落羽松美景
 舊稱為「老懂」的羅東,地名源起於當地有貌似猴子的石頭,而猴子在噶瑪蘭族原住民語的發音接近「老懂」,由此得名。從日據時代開始,此地便是太平山林場鐵路的木材集散地,曾經商業繁盛。北宜公路通車後,蓬勃發展的觀光,造就羅東成為面積小,但人口密度高的鄉鎮。
 也因為林業和羅東密不可分,早年太平山林場帶動了羅東的發展。太平山林業起於民國四年,由日本營林局鋪設木馬道,利用蘭陽溪水運送木材,並在民國十年完成太平山森林運材鐵道,曾與阿里山和八仙山林場並列為日據時期三大林場。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原為羅東出張所,是太平山林場的製材作業、貯木場等用地,園區內完整保存林業設施、貯木作業等文物,呈現太平山林業發展的軌跡,其中南側還有六輛老式蒸氣火車頭,是人們拍照留念的熱點。
 羅東運動公園占地四十七公頃,面積廣大,於民國八十五年開園,結合地景、水景、運動設施、植栽等設計理念,又有蘭陽溪徜徉其中,不但是在地人遊憩休閒的好去處,也是觀光客一窺究竟的景點。公園裡的運動設施包括游泳池、足球場、田徑場、籃球場、滑溜道、槌球場、網球場,還有小朋友最愛溜的滑梯及沙坑。
 位於東丘的落羽松,號稱是隱藏版的秘境美景,整排的落羽松步道,位於四維路外圍,從初冬開始漸漸換上一層紅黃外衣,映照在蘭陽溪上,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,也是許多人取景的好所在。
 受到當地濕冷氣候的影響,宜蘭在地人從以前就喜愛將濃稠勾芡的羹類做為主食,像是蒜味肉羹等小吃,有益於提升熱量、抵禦寒冬。另外,遠近馳名的「卜肉」,是將豬肉裹上麵粉、太白粉及蛋汁後,再沾些糖與鹽,下鍋炸熟,成為高熱量的食物。當然宜蘭還有糕渣、龍鳳腿等著名小吃,來到當地,不妨細心品嘗一番。
 
(點閱次數:1790)